考点 2 盂轲的教育思想
孟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人,是继孔子之后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被封建统治 者尊奉为仅次于孔子的“亚圣”。研究孟子教育思想的主要资料是《孟子》一书,该 书一般被认为是孟子的门徒万章等人对其言行的记述,也有人说是孟子本人所著。在 政治上,孟子主张施行“仁政”;在教育上,他非常热爱教书授徒,以“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为人生三大乐趣之一。
1.思孟学派
孔子死后,儒家分为八派,以孟子为代表的思孟学派和以荀子为代表的荀卿学派便是其中两个重要的 派别。孟子与孔子的孙子子思对儒学有共同的见解,在儒学分化的过程中形成“思孟学派”,成为儒学派别中最有影响力的学派,被后来的封建统治者看作儒学正统,称为“孔孟之道”。
2. “性善论”与教育作用
3.“明人伦”与教育目的
孟子认为办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人伦”具体表现为五对关系:“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 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又极为重视父子—— “孝”、兄弟(长幼)—— “悌”这两种关系,并以此 为中心建立了一个道德规范体系—— “五常”,即仁、义、礼、智、信。
4. “大丈夫”的理想人格与修养学说
孟子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贡献还在于他提出“大丈夫”的理想人格,丰富了中国人的精神境界。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本站提供资料内容类型:平面设计 室内设计 教育学考研资料 影视包装 代码编程等 详细内容请咨询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