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1 杨贤江与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

杨贤江(1895-1931年),又名李浩吾,浙江宁波慈溪人,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家。 1921年,被商务印书馆聘为《学生杂志》主编,任职六年。杨贤江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党员之一。 他参与了“五卅运动”和上海三次工人武装起义的组织工作。大革命失败后,他转移到日本, 在日本边进行革命活动边从事社会科学和教育科学的研究及翻译工作。1929年,他秘密回国, 继续从事革命斗争。由于在白色恐怖下斗争,环境恶劣,工作繁重,他积劳成疾,于1931 年逝世,年仅36 岁。
杨贤江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家和青年教育家,撰有第一部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世界教 育历史的著作《教育史ABC》,第一部运用马克思主义论述教育原理的专著《新教育大纲》,并翻译了《家 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运用历史唯物主义阐明教育的本质,是杨贤江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他对当代教育理论的一大贡 献。在《新教育大纲》中,他主要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原理对教育的本质进行了论述,其中重点 说明了四个问题:

(1)在原始社会,教育起源于实际生活的需要,教育是“社会所需要的劳动领域之一”。

(2)在私有制社会,教育成为“社会的上层建筑之一”,也成为“观念形态的劳动领域之一”。

(3)在未来的社会主义社会,教育是“社会所需要的劳动领域之一”。随着私有制的消灭、阶级的消亡, 教育会与劳动真正结合,产生真正平等的教育。

(4)教育与政治、经济的关系:教育由经济、政治决定,也受到经济、政治的制约,同时教育也促进经济、 政治的发展,甚至教育有率先领导革命和促进革命的作用。

评价;杨贤江在揭示了教育的本质属性后,对“教育万能”论、“教育救国”论、“教育神圣”说、“教 育独立”说等鼓吹教育超阶级、超政治的错误理论进行了批判,澄清了人们对教育的错误认识,为民众争 取真正民主和科学的教育。

20 世纪20 年代的教育界流行着“教育万能”“教育救国”“先教育后革命”等论点,对教育的功能做 了不恰当的夸大。杨贤江认为,这些观点迷惑了人,颇为有害,有必要澄清。

(1)对于“教育万能”论: 杨贤江认为,教育固然有助于社会发展,但教育又受制于社会的政治制度 和经济关系,它不可能超越时代和环境条件而有“特立独行的存在”和“非凡的本领”。

(2)对于“教育救国”论: 杨贤江针对当时提倡道德教育、爱国教育和职业教育救国等几种观点,指 出只要中国社会未得改造,只靠教人读书、识字,中国是无法得救的。青年学生要研究适合现实需要的救 国方法并切实行动。教育救国是有前提的。

(3)对于“先教育后革命”论: 杨贤江指出,先通过教育培养人民的革命能力,然后才能进行革命的 说法具有欺骗性。当时中国革命正处于紧要关头,特别要注重革命间题。但是,强调革命也不表示否定教育。 教育无论在革命前、革命中还是革命后,都是“斗争武器之一”。

杨贤江重视和关注青年问题,常与青年通信,对青年各方面的问题悉心指导,这种全方位的教育谓之“全 人生指导”。

(1)对青年问题的分析

①青年问题的含义:“所谓青年问题,就是青年生活中所发生的困难或变态。”主要有人生观、政治见解、 求学、生活态度、职业、社交、家庭、经济、婚姻、生理、常识等方面的问题。

②青年问题的重要性: 青年问题不仅关系到个体的身心发展,也是社会问题最集中、最尖锐的反映。

③青年问题产生的原因: a.青年期是人身心发生显著变化的时期,身心的急剧变化导致诸多身心问题。 b.社会动荡剧变更易导致青年问题。

(2)“全人生指导”

①“全人生指导”的含义: 就是对青年进行全面关心、教育和引导,即不仅关心他们的文化知识学习, 同时对他们生活中各种实际问题给予正确的指点和疏导,使之在德、智、体诸方面都得以健康成长,成为 一个“完成的人”,以适应社会改进之所用。

②“全人生指导”的途径: a.指导青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是杨贤江青年教育思想的核心,通过对人类 有所贡献来促进人生的幸福。b.青年必须学习,学习是青年的权利与义务。c.青年要干预政治,投身革命, 他认为这在当时是中国社会的出路,也是青年的出路。d.青年要有强健的体魄和精神,要有工作的知识和 技能,要有服务人群的理想和才干,要有丰富的风尚和习惯。

③“全人生指导”的内容

他认为完美的青年生活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 a.健康生活(体育生活):个人生活的资本,主要包 括对体育锻炼和卫生健康进行指导。b.劳动生活(职业生活):维持生命和促进文明的要素,是幸福的源泉, 要包括对劳动和职业进行指导。c.公民生活(社会生活): 懂得一个人不能离开社会和人群而存在,要处 理好团体纪律与个人自由的关系,主要包括对社交和婚恋进行指导。d.文化生活(学艺生活):可增添人 生情趣,促进社会进步,主要包括对求学和文化生活的指导。

④评价:杨贤江的“全人生指导”思想的核心是教育青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并引导他们走上革命道路。 “全人生指导”最重要的原则是提倡自动自律,培养青年的主动精神,让青年做自己的主人,教育只是居 于指导地位,不应包办和强制。

 

教育本质

(1)在原始社会,教育是“社会所需要的劳动领域之一”;

(2)在私有制社会,教育成为“社会的上层建筑之一”;

(3)在未来的社会主义社会,教育是“社会所需要的劳动领域之一”;

(4)教育与政治、经济的关系: 教育由经济、政治决定,也受到经济、政治的制约,同时教育也促进经济、 政治的发展

教育功能 (1)批“教育万能”论;(2)批“教育救国”论;(3)批“先教育后革命”论
 

 

全人生指导

(1)分析青年问题:含义、重要性和产生的原因。

(2)全人生指导;

含义:对青年进行全面关心、教育和引导;

途径: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要学习、要革命、要健康(一观三要);

内容:健康生活、劳动生活、公民生活、文化生活(公民学文化,健康可劳动)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在线客服
在线客服
旺旺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