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2- 1913年,教育部仍然在参照日本学制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实际经验,制定了中国近代第一 个资产阶级性质的学制,称为“壬子癸丑学制”,又称“1912-1913年学制”。
(1)学制体系
壬子癸丑学制主系列划分为三段四级,仍保持以“小学—大学”教育为骨干,兼重师范教育和实业教 育的整体结构。学制总年限为17~18年。小学前的蒙养园和大学本科后的大学院均不计入学制年限。此外, 设立师范类和实业类学校。
①初等教育段;分为初等小学校和高等小学校。共7年,不分设男校女校,初等小学校(4年)为义务教育, 法定入学年龄为6 周岁。
②中等教育段:共四年,不分级,但专门设立女子中学校。
③高等教育段:设大学,分预科、本科、大学院三个层次。
(2)壬子癸丑学制的影响(即“壬子癸丑学制”比“癸卯学制”的进步之处)
①学制总年限缩短了3 年。易于普及教育,向平民化发展,并规定一学年为三个学期。
②取消对毕业生的奖励。废除清末高等教育中的保人制度,大学不设经科,消除教育中的封建等级性。
③女子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法定教育权。男女儿童都要接受义务教育,初等阶段开创男女同校,突破了 封建礼教对女性的限制。
④高等教育设大学预科。不采纳清未中学文实分科的做法,取消高等学堂,只设大学预科。
⑤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更加突出实用性。取消“忠君、尊孔”的课程,增加自然科学课程和生产技能 的训练,改进教学方法,反对体罚,使教育更加联系儿童实际,适合儿童身心发展。
⑥局限性,最突出的缺点是中学修业年限太短,且偏重于普通教育而轻视职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