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育心理学的起源

(1)中国古代关于学生心理的思考

①孔子在学习心理方面提出“立志—博学—审问—慎思— 明辨—时习—笃行”七个学习阶段的思想

②《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书中提出了许多教学原则,如“教学相长”“启发诱导”“长善救失” 等,这些都体现着教育心理学的思想。

(2)西方古代关于学生心理的思考

亚里士多德堪称把古代西方哲学心理学与教育相结合的典范。他的《灵魂论》为德育、智育和体育的 和谐进行提供了哲学心理学的依据。

(3)西方近代以来关于心理学与教育学的结合

①捷克的夸美纽斯提出教育应顺应人的自然本性,将教育适应自然作为教育的根本原则。

②瑞士的裴斯泰洛齐是第一个提出“教育心理学化”口号的人。

③德国的赫尔巴特是第一个明确提出将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理论基础的人。他还提出“意识阈”和“统 觉团”的概念,并把统觉理论看作教育学的理论基础之一。

④德国的冯特于1879 年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冯特并没有直接研究 教育心理学,但他的实验室实验对教育心理学家据此创建教育心理学的方法有很大影响。

总之,近代以来,在教育心理学诞生之前,科学心理学已经从哲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并在诸多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些发展为教育心理学的诞生奠定了基础,教育心理学呼之欲出。

2.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过程

(1)初创时期(20世纪20 年代以前)

①1868 年,乌申斯基出版了《人是教育的对象》,他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②1877 年,卡普捷列夫出版了俄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

③1903 年,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标志着教育心 理学的诞生。

(2)发展时期(20世纪20 年代至50 年代末)

①20 世纪20 年代以后,行为主义占主导地位,强调心理学的客观性,重视实验研究。

②与此同时,杜威基于实用主义的“做中学”理念进行进步教育的教学改革,对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

③20 世纪30 年代,维果茨基出版了《教育心理学》,主张将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分支学科进 行研究,强调教育与教学在儿童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④1924 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3)成熟时期(20世纪60 年代至70 年代末)

在这一时期,西方教育心理学比较注重结合教育实际,注重为学校教育服务。

①20 世纪60 年代初,认知心理学兴起。布鲁纳发起结构主义课程改革,皮亚杰提出认知发展阶段论, 这些理论都要求结合学生心理的发展规律及特点改进教材、教法。

②20 世纪60 年代,欧美掀起了一股人本主义思潮。罗杰斯提出“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张,认 为教师只是一个“使学习变得更加方便的人”。

③20 世纪60 年代以后,苏联教育心理学日趋与发展心理学相结合。如赞科夫开展的“教学与发展” 实验研究长达15 年之久,直接推动了苏联的课程改革。

(4)深化拓展时期(20世纪80 年代以后)

这一时期,教育心理学越来越注重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尤其是多媒体计算机的问世,促使教学心理学 得到大发展。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①主动性。研究如何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与教的过程,对自身心理活动做更多的控制。

②反思性。研究如何促进学生从内部理解、建构和获得所学知识的意义。

③合作学习。探讨如何将学生组织起来一起学习。

④社会文化对学习的影响。强调学习是在文化背景下产生的。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本站所有资源版权均属于原作者所有,这里所提供资源均只能用于参考学习用,请勿直接商用。若由于商用引起版权纠纷,一切责任均由使用者承担。更多说明请参考 VIP介绍。

最常见的情况是下载不完整: 可对比下载完压缩包的与网盘上的容量,若小于网盘提示的容量则是这个原因。这是浏览器下载的bug,建议用百度网盘软件或迅雷下载。 若排除这种情况,可在对应资源底部留言,或联络我们。

对于会员专享、整站源码、程序插件、网站模板、网页模版等类型的素材,文章内用于介绍的图片通常并不包含在对应可供下载素材包内。这些相关商业图片需另外购买,且本站不负责(也没有办法)找到出处。 同样地一些字体文件也是这种情况,但部分素材会在素材包内有一份字体下载链接清单。

如果您已经成功付款但是网站没有弹出成功提示,请联系站长提供付款信息为您处理

源码素材属于虚拟商品,具有可复制性,可传播性,一旦授予,不接受任何形式的退款、换货要求。请您在购买获取之前确认好 是您所需要的资源
在线客服
在线客服
旺旺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