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人格差异与教育

人格差异是指个人在稳定的心理特征方面的差异。具体表现在性格和气质上。

1.在教学活动中根据学生的性格差异,主要分为内向型和外向型

在学习动机上,外向型学生偏爱外在动机;内向型学生注重内在动机。在学习习惯上,外向型学生虽 然头脑比较灵活,但比较浮躁,不扎实;内向型学生往往能严格要求自己,学习认真,持之以恒,其意志 力和坚忍性较强。在学习方式上,外向型学生比较喜欢探索性、归纳性、大步骤的知识讲授方式;内向型 学生偏好于支持性、演绎性、小步骤的知识讲授方式。

2.根据不同的人格气质,因势利导

 

气质

类型

对应的高级神 经活动类型 气质类型特点 教 育 方 式
 

胆汁质

 

兴奋型

直率热情,精力旺盛,好冲动,但暴 躁易怒,脾气急,热情忽高忽低,喜 欢新环境带来刺激的学习 鼓励积极方面,如勇于进取、爽朗、敢为等品质;同时严 格要求,帮助他们养成遵守纪律、约束自己任性和粗暴行 为的习惯,生活上给予需要耐心的任务,学习上布置有难 度的学习任务
 

多血质

 

活泼型

活泼好动,反应迅速,热爱交际,能 说会道,适应性强,具有明显的外向 倾向,粗枝大叶 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各项活动,给予需要耐力和持久性的任务, 给予及时反馈和奖励,培养专一、坚持、踏实和耐劳的品质
 

黏液质

 

安静型

安静、稳重、踏实,反应较慢,交际适度, 自制力强,话少,适于从事细心、程 序化的学习,表现出内倾性,可塑性差, 有些死板,缺乏生气 放手让他们参与班级的管理工作,培养集体荣誉感和助人为 乐的品质;学习上给他们充分考虑的时间;教学上鼓励一题 多解,拓宽思路,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抑郁质

 

抑郁型

行为孤僻,不善交往,易多愁善感, 反应迟缓,适应能力差,容易疲劳, 性格具有明显的内倾性 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学校和班级的活动,增强他们情绪的稳定 性和自信心;生活中注意保护他们的自尊心,给予足够的耐 心;学习上帮助他们制订合理的学习计划,激发他们的学习 动机

3.人格差异的教育意义

人格差异研究对教育的借鉴意义主要表现在:

(1)教师应具备心理学的知识,以培养学生完整健康的人格

心理学研究人格差异,就是为了在教育和心理治疗方面为教师提供心理依据。培养学生良好的健全人 格,是学校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

(2)在活动中培养良好的人格

学校应该开展丰富的活动,在活动中发挥每个学生的性格优势,促使大家做好优势互补和相互观摩, 彼此塑造良好的人格。

(3)在集体中形成良好的人格

良好的集体氛围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优秀的集体成员具备非常显著的榜样作用,两者都能在无形和 有形中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格。

(4)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要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格,学生自身的作用是必不可少的。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主要包括四

个方面的内容: ①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及道德判断和推理能力;②自我体验的深化;③自我控制的监督;

④进行主体内省。

(5)依据学生人格类型的不同,做到因材施教

学生的人格类型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教师要充分准确了解学生的人格类型,根据学生的人格类型 进行因材施教。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在线客服
在线客服
旺旺客服